更新時間:2021-12-16 16:37:37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385次
在軟件編程工程中,軟件開發方法論(也稱為系統開發方法論、軟件開發生命周期、軟件開發過程、軟件過程)是將軟件開發工作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或階段),其中包含旨在更好地進行活動的活動。規劃和管理。它通常被認為是系統開發生命周期的一個子集。該方法可以包括由項目團隊創建和完成以開發或維護應用程序的特定交付物和工件的預定義。
常見的方法包括瀑布、原型、迭代和增量開發、螺旋式開發、快速應用程序開發、極限編程和各種類型的敏捷方法。有些人認為生命周期“模型”是一類方法的更通用術語,而軟件開發“過程”是一個更具體的術語,用于指代特定組織選擇的特定過程。例如,有許多適合螺旋生命周期模型的特定軟件開發過程。
多年來,出現了各種此類框架,每個框架都有自己公認的優點和缺點。一種軟件開發方法框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項目。基于各種技術、組織、項目和團隊的考慮,每個可用的方法框架最適合特定類型的項目。
軟件開發組織實施過程方法來簡化開發過程。有時,承包商可能需要采用方法論,例如美國國防工業,它需要基于流程模型進行評級才能獲得合同。描述軟件生命周期選擇、實施和監控方法的國際標準是ISO/IEC 12207。
一個長達數十年的目標是找到可重復、可預測的流程,以提高生產力和質量。有些人試圖將看似不守規矩的軟件設計任務系統化或正式化。其他人將項目管理技術應用于設計軟件。如果沒有有效的項目管理,軟件項目很容易延遲交付或超出預算。由于大量軟件項目在功能、成本或交付時間表方面未達到他們的期望,因此似乎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
組織可以創建一個軟件工程過程組(SEPG),它是過程改進的焦點。該小組由具有不同技能的一線從業人員組成,是組織中參與軟件工程過程改進的每個人協作努力的中心。
特定的開發團隊也可能同意編程環境的細節,例如使用哪種集成開發環境,以及一種或多種主要的編程范式、編程風格規則或特定軟件庫或軟件框架的選擇。這些細節通常不是由模型或一般方法的選擇決定的。
自信息技術起源以來,已經使用了幾種軟件開發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通常,管理或開發團隊選擇一種方法或方法的組合。
“傳統”方法,例如具有不同階段的瀑布,有時被稱為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DLC)方法,盡管這個術語也可以更廣泛地用于指代任何方法。具有不同階段的“生命周期”方法與定義迭代過程的敏捷方法形成對比,但不同部分的設計、構建和部署可以同時發生。
該方法的第一個正式描述經常被引用為Winston W.Royce于197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盡管Royce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使用“瀑布”一詞。基本原則是:
瀑布模型是一種應用于軟件工程的傳統工程方法。嚴格的瀑布方法不鼓勵在完成之前重新訪問和修改任何先前階段。純瀑布模型中的這種“不靈活”一直是其他更“靈活”模型的支持者批評的來源。人們普遍指責它是幾個大型政府項目超出預算、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時由于大設計先行方法而無法滿足要求的原因。除非合同要求,瀑布模型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專為軟件開發開發的更靈活和通用的方法論所取代。請參閱對瀑布模型的批評。
瀑布模型通常還使用助記符A Dance in the Dark Every Monday來教授,代表分析、設計、實施、測試、文檔和執行以及維護。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小編介紹的"零基礎怎么學習編程的生命周期(SDLC)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您服務。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